《这样读书就够了》第五章 打造学习力的三个维度 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第五章 打造学习力的三个维度 笔记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告诉别人我们学了?学是通过了考试?还是茶余饭后有了吹牛的资本?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学习姿势。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比如基于中国的现状,对资产不多的职场青年人来说,最优的投资标的是自己的职场能力。 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职场能力,其实就是一种对自我的投资。而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让我们更快速的掌握各种能力,这种特殊的能力也称为:元能力

在第四章,我们看到详细的便签式学习法的玩法,在这一章赵老师给我们更深层次的应用,教我们如何去打造学习的三个维度,如下图所示。

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
  • 经验经过反思和追问可沉淀出信息信息经过分析和整理可升华为知识知识经过内化和应用可转化成能力
  • 行动带来新的经验,阅读带来新的信息,反思带来新的知识,不断的循环。

这一章与第四章的区别是从经验中进行学习,首先对经验进行追问和反思,这又涉及到了分析知识的“前因后果”,以及整理信息的“适用边界”这八项。

作者提到了 教育学家戴维·库伯(David Kolb)的经验学习圈模型 ,然后基于这个模型创建了一套便签的库伯学习法,这种学习法是一个循环,如下所示:

库伯学习圈

便签学习法可以如此对应,如下图所示:

基于库伯学习圈的便签读书法

总的来说,就是“知行合一”,这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本文的大章笔记如下所示:

  • 在这一章,我们把学习能力从一维(内化与应用知识)拓展到三维(还包括怎么在移动阅读中有效学习,怎么通过经验学习)。而便签法的进阶应用,可以从每个维度助力学习能力的升级。
  • 学习力是元能力
    • 在《即战力:如何成为世界通用的人才》(以下简称《即战力》)一书中,大前研一提出,青年职场人最重要的三项能力(“三大神器”)是外语能力、理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基于中国的现状,对资产不多的职场青年人来说,最优的投资标的是自己的职场能力
    • 在高速变化的当代中国,在所有具备可控性的要素中,只有职场能力可以实现指数级增长,并最终帮助个人升值
    • 无论能力的谱系多么复杂,有一项能力是最特殊的,那就是学习能力。因为学习能力是元能力——关于能力的能力
  • 解读知识:为信息添加上下文
    • 信息环境如此险恶,这促使每个人将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到生存技能的高度
    • 所有知识都算信息,但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
    • 知识粗略地界定为:由专家或权威给出的、包含了一定上下文的信息
      • “思考追问”本质上就是学习能力的体现。
      • 知识的上下文主要表明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对身体有益”是前因后果,“肾功能没有问题”和“成年人”是适用边界
      • 知识的结构化比较清晰,具备“可证伪性”,鼓励受众自己判断;而缺少上下文的信息胜在简单粗暴鼓励受众直接认同
      • 在一切跟学习有关的事情上,反求诸己”的原则:不抱怨学习素材,给自己提要求。我们要提升学习能力,我们自己来给它添加上下文
    • 我们要提升学习能力,我们自己来给它添加上下文。这就要求我们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
      • 1. 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 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 2. 整理信息的关键是明确适用边界
        •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
        •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 这些问题并非泾渭分明,主要为了提供思考方向,一般不需要逐一问下来
    • 建议读者暂停阅读,拿出手机,随意找到一篇最近打开过的文章,想一下这篇文章的核心信息是什么,然后追问“前因后果,适用边界”中的8类问题。
  • I便签:辨别知识和信息
    • 请尽量在I便签中刻意体现你对信息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的思考
    • 知识和信息也没有那么泾渭分明:
      • 哪怕是一本很严谨的大书,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
      • 哪怕是一篇写手炮制的微信文章,也多少会包括一些上下文。
      • 哪怕是一些大师的书,因为时代不同、目标读者不同,他的论述对我们来说也是不合适的、偏离了重点的(大前研一的书就是这样)
    • 不仅I便签有助于分析整理信息,A1和A2也会促进对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的界定。
      • 我们经常会遇到某篇看起来很有道理的文章,文辞精彩、论证雄辩、举例众多,让人忍不住点赞。
      • 但若怎么都联想不到自己的A1,那就说明这篇文章(起码目前)对你不重要。
      • 或者,你找到的A1按照文章的建议去加工后非常别扭
      • 你规划出的A2对你来说难度堪比挑战奥运会比赛,那就说明这篇文章对你的情况不适用
  • 不要急于质疑和挑战
    • 不妨把质疑和挑战往后推一推
    • 遇到新信息时,在分析阶段(问前因后果)主要关注信息的有用、有价值之处,到了整理阶段(问适用边界)再去质疑和挑战
    • 在大多数情况下,按照信息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进行分析和整理已经足够了。
    • 若仍然有模棱两可之处,那么下面两类问题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 价值观: 遵循的价值观是什么(所谓价值观,其实是一种排序,即什么比什么更重要)?作者和我的价值观一样吗?
      • 参考资料: 信息源(参考的书)是什么?需要顺藤摸瓜去检索吗?
    • 一般而言,看书比看手机更容易有收获
      • 并不是因为书中信息更好、更正确或更系统,
      • 而是书中的内容能更有效地帮学习者理清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
      • 这就像是好的现场培训比同主题的书更有价值,
      • 并不是因为培训师更资深、讲述更生动或更具表演性,
      • 而是精心设计过的现场学习能更有效地帮学习者激活个人经验,规划未来行动。
  • 如何借助A1、A2便签来追问和反思?
    • 前两种成人学习维度(从知识中学习或从信息中学习)本质上类似。那么,这就是学习的全部了吗?找到好的信息,加工出上下文,然后重述,激活自己的经验,加工出应用?
    • 对成人学习来说,学习的起点往往是因为遇到了问题
    • 遇到问题,找相关的致用类图书去读、去学习,这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 但很多时候,你遇到的问题非常特殊,在书中找不到现成答案,怎么办?可以问人,问过来人、问老师、问专家顾问。但如果没有人能回答呢?或者回答的人不够权威,以至于让你怀疑他的答案可能还不如你自己想的呢?
    • 这类问题都有个共同点:
      • 前因后果千差万别,没有一本书能提供现成的答案
      • 适用边界因人而异,不可能有人给出解决方案。
      • 通常在解决这类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开启了宝贵的学习体验。
      • 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水乳交融,难分难解
    • 从知识或信息中学习(即Knowledge,称为K机制)并非人类学习的唯一机制,学习的另一维度是从经验中学习(即Experience,称为E机制)。
    • 实际上,两种学习机制都可以通过增加技能点而升级:
      • 纸上得来的知识,加上实战经验和实际运用,可成就黄埔名将;
      • 摸爬滚打来的经验,辅以观察反思和行动反馈,能打造泥腿战神。
    •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知行合一”,但大部分人对这4个字望文生义,以为是“知道了就去做”的意思。
    • 王阳明对知行合一的阐释是“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 这意味着对“知”(知识、信息)和“行”(经验、行动)都要加工,这样二者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合一”。
    • 作为工具的便签学习法,可以帮助我们知行合一
      • 首先,在阅读时,拆书帮便签学习法可以有效促进书中知识的内化和应用。
      • 其次,即使把图书知识拓展为任何形式的信息,仍然可以用便签法来强化对信息的分析和整理。
    • 关于人类从经验中学习的机制,绕不开著名的库伯学习圈(见图5–2),也就是教育学家戴维·库伯(David Kolb)的经验学习圈模型
      • 学习的起点是人们的经验(Experience),
      • 然后是对经验进行反思(Reflection)
      • 系统化和理论化反思的结果,也就是学习的第三阶段——“理论化”(Theorization)
      • 最后是“行动”(Action)
      • 行动中如果出现新问题,则开始又一轮的学习圈,如此循环。
    • 我们可以借助3张便签实现这个学习过程:
      • 先拿一张A1便签,写下自己的问题,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和追问,问有洞察力的问题。
      • 如果你不知道具体该问什么,就问前因后果、适用边界。通过追问,找到重新定义的问题,写在I便签上
      • 然后规划A2便签。在真正的行动中检验信息,发现新问题,再次反思。如此形成一个小循环。
    • 从A1开始使用便签,完美对应了库伯学习圈的起点
      • 用A1便签描述自己的经验时,需要注意:一定是自己亲历的问题,不能是想象的、理论的问题。
      • 此外,最好是比较紧迫或重要的问题,因为解决无关痛痒的问题很难引发学习。
      • 如果你发现A1便签上的问题可能是有现成答案的,那么最好的方法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在明确问题的本质后去查书或问人,
      • 而后再分析、整理问到的信息,内化、应用读来的知识,而不是热衷于重新发明。
    • 如果问题确实很独特,再进入下一个步骤:对之反思和追问,把“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在I便签上
    • I便签用以重述信息,其实是为了澄清问题、理解问题、找到根源,从而重新定义问题
    • 切记,一定不要急于找到答案或采取行动,即不要越过I直接从A1跳到A2
    • 因为从A1到I的过程是最重要的,真正的学习就发生在这里
    • 同样是经验,在读书时写下的A1(应用和内化知识时的A1便签)和解决问题时写下的A1(反思和追问经验时的A1便签)有着极其重要的区别
    • 绝大多数情况下,未经反思的经验都是不可靠的,未经追问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
    • 叙述经验是为事实赋予意义的过程,任何问题都牵涉到无数丰富的细节,人们的选择背后都是有假设、前提或标准的。
    • 若未经反思,这背后的假设、前提或标准往往模糊而片面,甚至完全错误
    • 所以,凭惯有认知写出自己的难题(右列的A1)是一回事,能澄清其背后的假设、前提或标准,梳理出最关键的因果关系,挖掘出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另外一回事。要做到这些,需要持续的反思和有洞察力的追问。
    • 怎样才算是有洞察力的追问呢?如果你实在没有思路,可以从如下8类提问开始。
      • 追问前因后果
      • 前(前车可鉴): 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
      • 因(相因相生): 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还有其他人能帮我思考,给出更多选择或可能性吗?
      • 后(以观后效): 若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那是我期待的吗?
      • 果(自食其果): 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 明确适用边界
      • 适(适得其反): 有没有人不同意我对原因的假设?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
      • 用(使用条件):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这件事可以用其他什么方式来完成?
      • 边(旁敲边鼓): 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其他领域/行业/人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 界(楚河汉界): 无论是不同的意见还是类似的问题,它们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 爱因斯坦说,如果我有1个小时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会花55分钟去思考问题本身,5分钟去思考解决方案。
    • 所以,请把尽可能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从A1便签到I便签的过程中要相信,经过追问和反思,你一定会在I便签上写下不一样的问题
    • 最后在A2便签上写下规划应用。
      • 在界定了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再开始寻找解决方案
      • 其要点和A2便签的通用要求一致:目标性、行动性、关联性、可控性
      • 仍然先考虑目标,也就是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你才满意。
      • 这样,A2写下的行动或应用都是为了缩短现状与目标状态的距离
      • 要求自己在A2便签上尽可能写出一个以上的行动方案,因为多个备选方案会大大增加找到更好的行动和结果的可能性。
      • 然后考量每个行动方案的现实性和成本收益,紧紧围绕I便签写下的问题,最后根据“可控性”的要求锁定具体行动。
    • 如果能提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也就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正是对问题进行追问和反思,从而澄清问题本质、抓到关键假设。
    • 为什么咨询顾问可以给在某个行业做了20年的人提供建议?显然不在于知识,也不在于经验,而在于他具备反思和梳理经验的能力(哪怕是他人的经验),以及找出规律、识别因果、触类旁通的能力。
    • 苏格拉底说,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经验是重要的学习资源,但若不加以“明觉精察”,经验就不可能变成智慧。反过来说,若能提升反思和提问水平,那么每次遇到问题都是一个很棒的学习机会。
  • 用便签法升级学习力
    • 经验经过反思和追问可沉淀出信息信息经过分析和整理可升华为知识知识经过内化和应用可转化成能力
    • 行动带来新的经验,阅读带来新的信息,反思带来新的知识,不断的循环。
    • 3张便签是很好用的工具,能帮我们提升反思、提问、分析、整理、内化、应用……学习能力的各个要素都可以得到强化
  • 为什么追逐“干货”是伪学习?
    • “干货”一词本是农牧业词汇,最早用在教育领域,有案可查的是2002年徐小平所著的《图穷对话录》,说要给咨询者提供有价值的思想。十多年后,这个词的含义有了很大的变化。
    • “罗辑思维”不断强调说自己把一本书加工成短视频,是拿出了书中的“干货”。
      • 这种做法在商业上如此成功,以至于现在的各种读书会和社群纷纷跟风,从致用类图书中抽离出“干货”叫卖吹嘘
      • “干货”呈现形式多样:短文、笔记、思维导图、PPT、短视频、在线音频
    • “干货式学习”仍存两个方面的误区:
      • 首先,“得到书的精华就是学习”是成人学习的歧途;其次,干货也不是书的精华。
        • 学习能力的重要维度之一就是对照信息加工出上下文,加工成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
      • 而从一本书中摘出干货,其实是一个逆向的过程,是去掉上下文把知识“降解”为信息。

思维导图如下所示,记得右击图片,选择“在新窗口中打开”,可以查看完整大图。

第五章 打造学习力的三个维度

乐爸爸总结

突然发觉知识到能力的转换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过程,需要认真仔细有耐心,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洞察力,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行为,然后学会自己给自己设门槛,提问题等等。知识化为能力,是一个需要深入规划的事情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