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第三章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笔记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第三章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笔记

这本书的第一章介绍了临界知识,第二章介绍了如何学习临界知识,这一章,是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这比较有难度,我们平时的习惯,不太擅长去思考问题后面的内在规律,觉得这会把自己弄得很累。对于不关于已的事情,随他。对于关乎已的事情,除非是十万火急或者是影响自己的人生或人身,才去深入思考背后的理论,也就是从自己的知识库中找临界知识。

但是如果我们要成为一名有深度的人,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从身边的场景开始,思考可以应用的临界知识,让这些临界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在改变自己的应激性反应和单因果思考方式。

当一切都成了习惯,不自觉的就将知识带动起来了,在人们眼里可能是“你很有天赋”,但你自己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刻意练习”。

我觉得这本书的案例很趣,比如得到APP为什么会火,他为什么会成功?这些案例比较贴近现实,看起来比较有趣。


  • 在掌握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回到核心问题:如何找到临界知识?怎样能够把临界知识真正应用起来,实现知行合一?
  • 为什么临界知识能四两拨千斤?
    • 我对学习临界知识能够实现“少即是多”效果的判断,建立在两个重要假设的基础之上。
      • 第一个假设:很多时候,复杂的世界是由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 在很多情况下,看起来复杂多变的系统,其实是由背后简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
        • 尽管我们在强调简单的价值,但是还有两点要注意:
          • 1.简单是有限度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要尽可能简单,但不能过分简单。
          • 2.有一些领域的系统就是十分复杂的,难以简化。换句话说,有些领域没有简单规律或者至少我们还没有找到关键规律,这个假设就不成立。
      • 第二个假设:复杂系统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累加,而是各因素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
        • 对于复杂的问题,多数人最常见的方法是将其分解成简单的小问题。就像拆收音机一样,我们通过不断“格物”来“致知”。运用这一方法取得巨大成就的机构,应该首推麦肯锡。
        • 麦肯锡的工作方法,基本都是运用这样的思考方式:一个复杂的问题就像一个大饼,你可以把它切成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
        • 麦肯锡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又会按照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遵循金字塔原理,把复杂问题A层层拆解成子问题,通过解决这些小问题,最终解决复杂的问题A。
      • 我们所处的世界更像是网络的环状结构,而不是线性的因果结构。在环状结构里,所有节点的变化,都会通过影响其他节点最终影响到自身。因此,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动态复杂性的特点。
      • 我们大多数人日常认识和解决问题是依靠直觉、个人经验、简单线性思维、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偏好。而这种思维方式将导致:
        • (1)我们无法发现事物之间深层次的联系——大部分事物似乎是孤立的
        • (2)在面对超出自己日常工作生活经验范围的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更无法准确地把握关键环节并合理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
      • 学习临界知识,需要在前期不断训练和掌握基本的心态和学习方法,速度就会很慢。
        • 可是一旦掌握了整个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学习能力就会大幅提升,你可以将跨领域的知识相互穿插借鉴应用,学习速度越来越快。
        • 这两种不同的学习路径,对应的增长曲线类似下图。
        • 事物之间有更广泛而深刻的联系,简单的规律在影响着几乎所有事物的发展。而你,可以利用这种联系和规律,更好地预测和控制未来。
        • 这时候我再看查理·芒格所说的下面的话,才感受真切:
          • 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
        • 我相信在你真正发现并应用临界知识后,也会对这段话有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 从短期看,学习临界知识的进步速度未必是最快的,但是从长期看,用临界知识学习和思考是效率最高的
  • 如何发现自己的临界知识?
    • 哪些地方比较容易产生临界知识呢?那便是可信度比较高、适用面比较广的重要硬学科里,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等等。
    • 其实临界知识的思想,核心是用更加可靠学科的研究方法、思想和结论来处理没那么可靠的领域的问题
      • 简言之,就是解决问题最稳妥的办法是拿可信度更高的方法去处理问题
    • 对我们而言,找临界知识的过程,就是寻找对我们有用的、适用范围广的可靠知识的过程。那具体怎么找呢?我个人的经验是:
      • 1.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 感兴趣的领域,无论是营销、策划、咨询、金融、法律、贸易等等都可以。
      • 2.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 尽管我们可能发现了事情背后的规律,但是这往往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寻找这个规律的原始出处
      • 3.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 这一步工作就到了寻找和建立临界知识的关键步骤。这一步骤,其实是寻找问题的第一性原理
        • 能够用更加底层、通用的规律解释,就不用新的假设
        • 学习知识和行为之间的密切性与对应的神经链强弱有关,神经链越强,学习掌握得越牢靠
        • 要强化神经链,就要反复训练,这一点巴甫洛夫做了很好的证明。
        • 只有构建提升心理表征,才能把练习从低水平重复提升到更高层次
        •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开始用更底层的知识,来解释新学到的1万小时天才定律,也理解了这个定理的局限所在
      • 4.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 那么解决方案就两个:
          • 要么我们想办法查询相关领域的书籍,看看有没有别人的研究结论可供参考
          • 要么自己给出一个可能的合理化假设,然后想办法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合理
        • 我一直寻找临界知识的方法,其实说白了也很简单:
          • 科学研究的严谨方法引入日常的生活思考决策中
          • 如果你坚持这样训练,也能找到自己的临界知识
  • 天赋与学习临界知识的关系
    • 发现临界知识其实是探讨事物背后底层规律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我们深入专注,耐心研究。
    • 事实上,在任何一个领域要做到杰出都不容易,学习临界知识也不例外,而坚持努力这件事情,除了要有意志力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对这个成长过程从心底热爱和喜欢。
    • 如果我们能够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边学习临界知识,就能事半功倍。事实上,这也是我所推荐的方法:在做你喜欢的事情的过程中,寻找事物背后的规律。
    • 天赋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别说天赋,就连真正的兴趣,我似乎也是没有的。
    • 努力寻找天赋
      • 可能天赋是需要去寻找的。而我花在思考“我的天赋是什么?”这件事情上的时间,累计还不如一期《新闻联播》的时间长。
    • 找不到天赋,兴趣凑
      • “我的天赋是什么?”
      • 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
      • 然后,拿出一张A4纸和一支笔
      • 最后,写下你想做的所有事情
      • 写下那些曾经让你投入其中、忘记时间流逝的事情——那里面埋藏着你的兴趣
    • 天赋不是神奇,是理所应当
      • 天赋,是你自然投入而熟视无睹的事情,是你不由自主,理所当然去做的事情。
      • 一件事情,对别人来说是工作,对你来说是乐趣与喜爱
      • 夜幕降临时,别人长叹一口气:“今天的活儿终于做完了。
      • 而你却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我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 天赋不是绝对稀有的能力
        • 我相信世界上喜欢聊天的人一定有很多,说不定比我更喜欢的人也会有很多——郭德纲可能算一个。
      • 天赋是相对稀缺的能力
        • 一定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喜欢通过聊天激励别人。可能我身边80%的人都不像我这样喜欢激励别人。
    • 从热爱的事情入手发现临界知识
      • 我在激励和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思考并回答别人的困惑和提出的问题。
        • 这个过程倒逼着我去买来很多相关的书籍学习、研究,而我把这些学习的内容付诸实践,分享给别人之后,在交流中又促进了自己的理解。
        •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此前提到的以教为学的过程
      • 而因为我热爱分享和传播有价值的观点,所以逐步成为人脉网络中的节点,朋友们有一些好的机会或者资源,也会主动分享给我。
        • 这进一步让我有机会接触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更高级的学习平台,一步步提升我的认知水平
      •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我觉得非常值得与你分享,那就是:你的优势就是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
      • 尝试新领域的各种可能性是发现天赋的一部分
        • 一旦我们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就更可能愿意深入钻研下去,如果你还知道在这个领域可以深挖到临界知识
        • 以此指导你的热情,那么,你会比别人更早地理解这些规律,也能更深刻地运用这些方法。
      • 方法和技巧永远只是工具;内心的热情和天赋,才是让生活创造精彩奇迹的剑刃。
      •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自己的热情和独立思考。
  •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
    • 总结规律往往是用归纳法,可以从众多现象中寻找背后的规律。而应用规律来设计实现过程则要复杂得多
    • 总结规律和应用规律之间的难度区别就在这里。
    •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知道”与“做到”之间的一个差别
    • 我们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是:怎样把临界知识真正应用起来,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
    • 答案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刻意练习
      • 刻意练习我们学到的临界知识,是我们真正掌握它的关键
      • 所谓刻意练习,不是说我们像做练习题一样,对同一类问题不停地记忆
      • 恰恰相反,刻意练习至少有两方面的重复
        • 第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 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 这个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有两个明显的困难:
      • (1)怎样在短时间内,想到不同场景来练习?
        • 要在不同的场景中直接联系到临界知识,并不容易。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办法是:遇到问题时,先找这个场景下的专业技术解释,然后再对专业技术解释进一步深入分析,联系到临界知识
        • 积累不同场景下临界知识的应用,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深刻理解这个临界知识
        • 在未来新的类似场景下,我们就更容易第一时间联系到这个临界知识,产生预见性认知
      • (2)还要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练习。
        • 我们只能逼自己在每天反思的时候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尽可能把当天遇到的场景问题和我们掌握的临界知识进行联系分析。
        • 不过我想:如果有人能够帮我收集不同场景和它们对应的技术解释甚至临界知识就好了,这样我成长的效率不就高多了吗?
          • 这一点看起来很难实现:
            • 一是,用这个方法思考的人本来就很少
            • 二是,即使人家思考了,也不大可能写成书
    • 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
      • 万维钢的《精英日课》质量远超过资讯的标准,充满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 更妙的是,这些理性思考往往是按照“给出一个问题场景+一个解决方案+背后理性思考”的方式展开的。
        • 比如,《精英日课》第7期文章是《权威的合法性从哪里来?》这篇文章的内容源自一本叫《逆转》 [1] 的书
      • 每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我都很开心——这是我进行临界知识分析的最佳案例
      • 万维钢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了,只需要我按部就班地进行:界定问题,然后分析背后的影响结构
    • 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
      • 刻意练习必须关注两点:
        • 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
          • 学习的这些都是具体工作场景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在提升技术效率
          • 那怎样是提升认知效率呢?你要学习别的高手对这个问题的“心理表征”是什么
          • 只有抓住问题本质进行练习,才能在相同的时间里比别人成长得更快。
        • 2.大量地持续练习。
          • 我们总觉得每个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条捷径,殊不知,外表看起来的光鲜,背后都是持续刻意的练习。
          • 《学习之道》的作者乔希·维茨金说过一句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 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
    • 临界知识与预见性认知
      • 掌握临界知识,对提升我们的预见性认知、提升我们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更重要。
      • 关键的预见性认知
        • 在困难的情境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对此,我们通常的解释是:性格差异
        • 确实,有的人更加冒险,有的人更加保守。
        • 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差别更多来自我们对未来的相信程度
        • 如果一个人具备“预见性认知”的能力,那他的优势就要大得多。
          • 问题的关键在于:
            • 第一,我们能够培养预见性认知的能力吗?
              • 如果你能够了解一件事情的基本发展规律,比如人人都会死,你就能做出一些关于未来的判断。
            • 第二,如果可以,要怎么做呢?
              • 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掌握临界知识
    • 应激性反应和单因果思考方式
      • 我在观察别人和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中,发现有两个认知习惯阻碍着我们获得预见性认知,那就是:应激性反应和单因果思考方式
        • 我把这种在需要抉择时,思考与决策受情绪和感受简单左右的过程称为应激性反应
        • 比如面对结婚是否买房的压力时,临近毕业找工作面对各种选择时……类似的情况太多太多,从中都会看到我们应激性反应的影子。
        • 而这种对单个事件本身做出反应的方式,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生活中的其他决策,逐步促使我们形成了单因果的思考方式。
        • 换句话说,我们在考虑得失时,很容易陷入细节的问题或表象的问题里
      • 比如,乔伊丝的父亲考虑女儿升学的问题,就很容易被表象问题——“存款是否够学费”这个问题限制,从而思考不到上学本身带来的潜在收益。
      • 正如哈佛大学森德希尔·穆莱纳桑(Sendhil Mullainathan)的热门研究“穷人思维”中指出的:
        • 穷人的思维带宽被眼前的危机占满了,他们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考虑长远。
        •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也都有这种窄带宽的穷人思维、单因果的思考方式,只不过在物质资源更紧缺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进一步强化这种现象。
    • 结构性反应与系统化思考方式
      • 与应激性反应相对应的是结构性反应
        • 所谓结构性反应,是指我们在做选择时,
        • 不仅要根据接触到的现象做出反应,
        • 还要思考导致这个现象的系统结构是什么。
      • 结构决定走向,走向决定未来。
        • 所谓结构,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看作一个系统
        • 而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多个元素组成,这些系统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结构
        • 比如,你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倾向于让孩子留在父母身边,不要去外边受苦,你基本可以预见这个家庭的社会地位在未来不会有太大的突破性提升,因为把家庭未来地位的发展情况看作一个系统的话,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一定包括接触新机会的可能性。
        • 你掌握的结构越多,对未来的了解就越多。如果我们把各种结构的作用以及这些结构之间的互动效应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那么,我们就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单因果思考方式”的“系统化思考”
          • 单因果思考,是对问题本身做出反应
          • 而系统化思考,是将问题背后的推动因素纳入一个整体进行思考
    • 解释问题的三个层次
      • 熟练地掌握事物发展的基础规律,并把它应用到生活中,我们就能逐步培养“预见性认知”的能力。用一个等式来表示:
      • 对问题的预见性认知=影响问题发展的结构(基础规律)+获得具体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 其中,基础规律就是本书中提到的核心概念:临界知识。而预见性认知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问题的界定:我们面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 不同的人,面临同样的情况,界定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
      • 不过,大多数人从未想过生活中的问题是需要“界定”的
      • 人们对问题的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现象解释、技术规律解释和通用规律解释。
      • 对于“得到”App为什么能够快速崛起,可能就会有这三个层面的解释:
        • •现象层面
          • 因为有罗辑思维这个900万用户的公众号导流,所以发展速度快啊!
        • •技术规律层面
          • 在内容方面:有罗辑思维多年内容制作的基础,所以内容质量很高。
          • 在支付方面:因为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的成熟,为内容付费的技术壁垒被打破。
          • 在时机方面:正赶上互联网内容创业的风口,受关注度高。
        • •底层规律层面
          • 用户价值第一:知识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免费的信息极度泛滥,这反而使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用户产生了通过付费获得优质内容、节约时间提升竞争力的需求。
      • 现象解释主要是应激性反应,直接对表面的现象做解释;
      • 技术规律则要更深刻,能够找到这个专业领域的重要规律;
      • 而底层规律则跨越了专业限制,用更加基本的知识来解释现象——用户价值第一、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从众效应、边际成本等知识,是受过普通大学教育的人都知道的基础知识。而这些知识,其实就是我们提到的临界知识
    • “看得见的设计”与“看不见的设计”
      • 一、内容更新频率差别的背后,是巨大的机会成本差别
        • 李笑来近期在不断参加各种活动来开拓新市场,而万维钢却很难有这样的精力。
        • 但有意思的是,这些差别和作者的努力没有关系,产品在设计的时候就决定了这一切。
        • 一个有时间去开拓新的战略增长空间,一个需要把主要的时间投入已有的战场,丧失了纵深空间。此为看不见的差别之一。
      • 二、内容生产方式差别的背后,是用户价值挖掘的差别。
        • 1.从互动与陪伴中创建社群认同,带来营销红利。
        • 2.基于互动和社群氛围建立,能够植入更多相关的产品。
    • 未来的竞争是“预见性认知”的竞争。我们的认知方式,大致就分为归纳和演绎两种
    • 对产品设计的功能分析,就侧重于总结性的认知;而对运营和赢利模式这样的设计,更需要预见性认知。
      • 而要培养预见性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多问“为什么”,掌握背后的规律,才能形成预见性。
      • 我们实施一个想法的可能性在不断提高,成本在不断降低。过去靠资源垄断或者固守专业技能而过得很舒服的人将被迫面临激烈的竞争甚至被替代,这些专业能力的低成本扩散使得“有能力组织资源实现战略意图”的人越来越多。
      • 换句话说,创业的门槛在降低。这个过程其实加速了人们在认知层面的竞争。具备预见性认知能力的人,因为提前在战略要地进行了布局,在后来的竞争中就将占据极大的优势。
  • 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 过去几年来秋叶大叔的成功,还有一个背后看不见的因素:在能力圈中投资。
    • 每个人都有能力圈
      • 什么是能力圈?能力圈是由你真正擅长并懂得的知识组成的,而且在这些领域里,你要比90%的人都做得好
      • 很多人在讲PPT的时候,讲的是软件技巧;可是秋叶更理解用户,他发现学生做PPT最缺的不是软件技巧,而是逻辑不清
      • 所以,秋叶是挂着PPT的羊头,卖着教你梳理逻辑的狗肉,而且是最基本的归纳、分析的方法。
    • 为什么我们不可能在每个领域都有实战级的预见性认知能力?因为我们的实战级预见性认知,必须处于我们的能力圈范围之中。
      • 只要掌握底层规律,我们并不需要比90%的人做得都好,就可以预见一些事情
      • 但是要把这种预见能力应用到商业实战中,你只有做得比90%的人都好,你的洞见才能真正让你获得商业利益。
    • 查理·芒格说:“不能界定边界的能力,称不上真正的能力。”
      • 你必须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的欲望。
      • 你仍然要在能力圈中做出重要决策。记住:重要决策
      •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重大决策的过程中轻易脱离自己的能力圈行动,那么很有可能会被非常擅长此领域的人打得一败涂地
      • 而当你的行动还是一个重大决策时,你可能会付出极大代价,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 想想当年,红军离开的自己能力圈,去攻打大城市,结果差点覆灭。
      • 不过,我们总可以在生活中的一部分领域培养自己的优势;
      • 一旦做得比90%的人要好,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 做狙击手,而非敢死队
      • 如何利用优势?我的建议是:做狙击手,而非敢死队。
      • 狙击手是利用自己的优势,瞄准指定的方向,一招制胜。
      • 敢死队是最勇敢无畏的工作者,但是胜负难料。
      • 而且,派出敢死队往往是在要失败的时候采取的无奈之举。
      • 以我的经历为例吧。两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坐在电脑前仔细思考这个问题:“我在什么领域比身边90%的同龄人要强?
        • 仔细思考后,我敲起了键盘:
        • 1.我在如何构建底层认知上,比大多数同龄人强。
          • 这是一个小技巧:你的本事是不是真的好,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有没有人愿意为此埋单
        • 2.我在沟通和表达方面,比大多数同龄人强。
          • 一方面,我的沟通在构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和客户的沟通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还锻炼了自己商业谈判的能力。
        • 底层认知和沟通这两方面的能力,构成了我能力圈的基础。不过,我们只有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才算真正拥有能力。所以,我继续分析我的能力边界。
          • 首先,对底层认知而言,我更擅长于学习方法、中小型团队管理和旅游业发展规律
          • 不是所有的底层认知我都足够透彻;
          • 我的训练背景决定了我更擅长帮助别人学会用底层认知思考、管理一个中小型团队和发现并应用旅游业的发展投资规律。
          • 不过,在这些认知层面上,对于和我年龄相仿的人而言,我应该是有较大优势。但是对于比我年长很多又在类似领域深耕过的人而言,我的优势可能要弱得多,甚至没有。
    • 瞄准!扣动扳机!
      • 根据我的能力圈边界,我画出了我的知识服务群体边界:
        • 第一,有一定学习方法和工具积累,想要进一步突破成为高级学习者的朋友;
        • 第二,工作3~8年,仍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希望从底层打通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中层管理者。
      • 总结一下:世界是如此复杂,我们用临界知识做基本趋势的预测是没问题的。但是仅凭此,要做实战级的应用是不够的。
        • 由于每个专业领域已经够复杂了,而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范围又有限制,所以我们只能尽可能多地掌握临界知识,综合地实践应用,才能在我们的能力圈范围内做出正确的、重要的决策。

第三章 发现和应用自己的临界知识

乐爸爸总结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掌握了不少临界知识,这些知识是从小爸爸妈妈教我们的,人生阅历中的经验积累的或者是人自身的天赋所养成的。不过这些不一定是科学的或者是普世的,但对你有用,这就足够了。但是如果我们觉得自己要有一些额外的临界知识呢,这一章的内容可以参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