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文章确实逐字逐句都慢,每个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就不懂了。所以在我们进行快读时,就要找模式,找到作者写这本书写这段话的模式。尽管抽象的文章确实难懂,但是每个句子上来说,总是有的句子抽象有的句子具体,句子与句子之间肯定有些关联关系。
本章将根据句子之间的关联,来区分内容的抽象程度。然后给抽象程度定等级,包含一二三级。
本章包含练习:练习19.
让有难度的阅读变得简单
- 一般情况下,你不用担心是否理解文章,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 抽象的文章如何影响你的理解
- 相比形象或具体的文章,阅读抽象的文章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 这是因为每遇到一个抽象概念,你都得在脑海中具体化后才能理解。
- 阅读抽象的文章时会遇到更多困难。
- 幸运的是,我们有办法来应对。
- 最近才发现,每个人说话和写作都有自己的模式。
- 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式,通常就能分析理解有难度的文章。
- 这将极大地帮助你获得更好的理解。
- 写作与说话方式
- 说话或写作时,我们往往会围绕一个想法说出或写出成段或成群的句子。
- 开头部分通常会告诉你要写的内容,然后再给出更多详细的内容。
- 第一次出现的文章主题或话题通常给出的只是一个概括或抽象的介绍。
- 这通常是最难理解的地方。
- 抽象程度
- 句子都有一定的抽象,要么概括要么具体。
- 因此,我们给每个句子都评级,以揭示句子的抽象程度。
- 培养这种意识对读懂有难度的文章至关重要。
- 幸运的是,这很容易做到。
- 文章95%的主题句与段落首句的抽象等级都是1级,这是概括程度最高的等级。
- 通常有下面三种模式。
- 要确认属于何种模式非常容易,下面是其中之一。
- 一件蓝色外套落在了衣帽间。外套的袖子破了。没有人知道它是谁的。
- 在上面的例句中,第一句告诉我们段落主旨,因此抽象等级为1,即概括程度最高的句子。
- 第二句“袖子破了”告诉我们更多关于蓝色外套的信息。由于是具体讲述,我们将其归为等级2。
- 第三句跟第二句相同,其中的“它”指向了第一句,但并没有告诉我们更多关于袖子的信息。
- 因此,也归为等级2。
- 一件蓝色外套落在了衣帽间。外套的袖子破了。没有人知道它是谁的。
- 要确认属于何种模式非常容易,下面是其中之一。

- 第二种模式跟第一种一样简单。
- 在第二种模式下,每句话都对其前面一句话提供了进一步的说明。
- 适当改改上面的例句就能很容易地看出来。

- 所有句子都告诉你更多关于前一句的信息,或者指涉另一个句子,通常是主题句。
- 对上面两种模式稍加变化就能得出第三种模式。

- 最后一句很微妙。“没有人知道它是谁的”并没有告诉你任何关于前一句的更多信息,
- 相反却指涉主题句,即第一句话。
- 因此,仍然归为2级。
- 理解了这些简单的模式后,你就知道了作者或说话的人写作与说话的方式。
- 开始时先概括,往下说出具体内容。
- 有时候,具体与概括的句子会交替出现。
- “测试”问题
- 找出句子之间是否相互指涉,一句话同另一句话中的什么内容有关联。
- 如果有任何疑问(可能指涉两个句子任意一句中的内容),想想你说出了关于哪个句子的更多内容。
- 有时候两个句子中使用的词语都相同。
- 练习19
- 材料:纸张
- 铅笔或钢笔
- 1.确定下面段落中第三句话的抽象级别:2级还是3级?(说出更多关于第一句或第二句的内容。)在纸上画出图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