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终章,走过了本章,可以看作是《如何阅读本一本书》第一阶段的阅读走完了。乐爸爸自己觉得这本书如果不能带来行动上的改变,就谈不上生吞活剥了这本书。如何利用这本书去改变自己的阅读行为呢?
当然,应该按照作者的4大阅读层次来走,作者在这一章,给了我们几个阅读行为改变的建议:
- 良好的阅读基础在于主动的阅读。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好。
- 所谓主动的阅读,也就是能提出问题来。
- 我们特别强调分析阅读与主题阅读。因为对大多数的读者来说,分析阅读可能是最不熟悉的一种阅读方式
- 如果读者阅读了一本实用的书,并接受作者的观点,认同他的建议是适当又有效的,那么读者一定要照着这样的建议行事。
- 如果你接受这个目标,也同意这些方法是适当的,那你就一定要以自己以前可能从没有经历过的方式来努力阅读了。
阅读的目标就是在改变自己,而首要条件就是:你必须主动;通过分析阅读生吞活剥一本书后,一定要照这样的建议行事。
可见作者认为阅读后的行动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这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
作者反复说明:多读书,读好书。就是说你要甄别对你有帮助的书,不要泛读。比如娱乐消遣类型的就要少读一点。读好书的作用很多,但你要有所收获,就一定要读一些超越你当前能力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
这章作者给我们带来了书的金字塔模型,从上到下分别是:
- 更少的一些书——很可能不到一百种——却是你读得再通,也不可能尽其究竟
- 第二种类型的书籍是可以让你学习的书——学习如何阅读,如何生活。
- 娱乐消遣或接收资讯
其实金字塔这个模型因人而异的,最顶端的1#,就是一些神书,比如像这本书于乐爸爸我而言,就是一本读得通,但是需要一生来反复的探究的书;还有像《易经》、《道德经》等等中国的国学,都是博大精深,没个N年的功底不叫看过了。
金字塔中端的书,是可以立即改变我们的书,同样也像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开始慢慢的改变阅读的习惯,学着系统性的生吞活剥这本书。
位于金字塔底端的书,比如娱乐新闻、花边杂志之类的,就要少读了,不过说实话,这种书偏偏又是最热门的书,跟日常生活反而掺杂得紧密一些。所以要求人要有自律一些吧。
最后,作者告诉我们,人的身体可以变老,但心智却不会。心智就像肌肉,如果不锻炼,就会松驰乏力,因此人应该主动阅读,锻炼自己的大脑,改变自己的心智。
本章的大纲笔记如下所示:
- 良好的阅读基础在于主动的阅读。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好。
- 所谓主动的阅读,也就是能提出问题来。
- 我们特别强调分析阅读与主题阅读。因为对大多数的读者来说,分析阅读可能是最不熟悉的一种阅读方式
- 如果读者阅读了一本实用的书,并接受作者的观点,认同他的建议是适当又有效的,那么读者一定要照着这样的建议行事。
- 如果你接受这个目标,也同意这些方法是适当的,那你就一定要以自己以前可能从没有经历过的方式来努力阅读了。
- 好书能给我们什么帮助
- “手段”(means)这两个字可以解释成两种意义
- 我们将手段当作是阅读的规则,也就是使你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的方法。
- 手段也可以解释为你所阅读的东西。空有方法却没有可以运用的材料,就和空有材料却没有可以运用的方法一样是毫无用处的。
-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 不要什么书都看,要有针对性。
- 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
- 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 一个好的读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他在阅读时很主动,努力不懈。
- 读一本好书,却会让你的努力有所回报。
- 最好的书对你的回馈也最多。当然,这样的回馈分成两种:
- 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
- 第二——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
- “手段”(means)这两个字可以解释成两种意义
- 书的金字塔
- 有许多书只能当作娱乐消遣或接收资讯用。
- 第二种类型的书籍是可以让你学习的书——学习如何阅读,如何生活。
- 值得做一次分析阅读——一次。如果你的技巧很熟练了,好好地阅读过一次,你就能获得所有要获得的主要概念了。
- 你怎么知道不用再读那本书了呢?因为你在阅读时,你的心智反应已经与书中的经验合而为一了。
- 这样的书会增长你的心智,增进你的理解力。
- 还有更少的一些书——很可能不到一百种——却是你读得再通,也不可能尽其究竟。
- 不过当你尽最大的努力用分析阅读读完一本书,把书放回架上的时候,你心中会有点疑惑,好像还有什么你没弄清楚的事。
- 身为分析阅读者,就有义务立刻重新打开书来,厘清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 事实上,你没法一下子指出问题在哪里,但你知道在哪里。
- 你会发现自己忘不了这本书,一直想着这本书的内容,以及自己的反应。
- 最后,你又重看一次。然后非常特殊的事就发生了。
- 你会发现书中的内容好像比你记忆中的少了许多。
- 你在重读时会发现这本书好像与你一起成长了。
- 一本真正的好书——我们可说是伟大的书——所以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要。
- 你先前读过的时候感到心智上的成长,并不是虚假的。
- 那本书的确提升了你。但是现在,就算你已经变得更有智慧也更有知识,这样的书还是能提升你,而且直到你生命的尽头。
- 生命与心智的成长
- 如果你被警告将在一个无人荒岛度过余生,或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假设你有时间作一些准备,可以带一些实际有用的物品到岛上,还能带十本书去,你会选哪十本?
- 我们都跟被放逐到荒岛上的人没什么两样。我们面对的都是同样的挑战——如何找出内在的资源,过更美好的人类生活的挑战。
- 我们的身体是有限制的,心智却没有限制。
- 人们到了30岁左右,身体状况就达到了巅峰,随着时间的变化,身体的状况只有越来越恶化,而我们的头脑却能无限地成长与发展下去。
- 心智就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运用就会萎缩。心智的萎缩就是在惩罚我们不经常动脑。
-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本章的思维导图如下所示:

乐爸爸总结
读完这本书,回想起来,好像知道了阅读的4个层次,阅读时4个基本的问题,分析阅读的15个步骤,主题阅读的5步骤。乐爸觉得这本书的实践需要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来,比如第一步就好好的练习检视阅读,做好大纲笔记。在分析阅读阶段,可以使用一些辅助的比如拆书帮的RIA读书法来做笔记,加入自己的思考。主题阅读最复杂,可以试着写一篇文章,涉及自己还没有开始学的领域,先写一个目录,再使用主题阅读法完成这个目录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