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笔记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笔记

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加深记忆,以便于将来复习。但是记笔记的方法太多了,比如拆书帮帮主的RIA读书笔记法,卡片式笔记法等等。目的都是为了与作者进行深层次的沟通,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但是记笔记是一个非常相当缓慢甚至有些痛苦的过程,乐爸爸我曾经就手记过一两本,写得手酸脚麻的,字也丑,实在是不如在电脑上打字方便。

手写虽然慢,但就因为慢,却让我记得更深,还记得一个个晚上挑灯夜读记笔记,虽苦但不亦乐乎,看着一本写满的笔记和一支支写完的笔,成就感不得了。:)记笔记的过程变成了一种回忆,让我对记下的知识也多了一种特别的感情。

但实在太难坚持了,写读书笔记,一个月也看不下一本书,在这个快速知识消费的年代,这实在是太太太慢了。其实这些都是坚持不下去的原因。在本章中,作者奥野宣之一次次的交待我们,写笔记不在乎你写得多么的美好,关键就在于“不要中断,不要中断,不要中断”,要持之以恒,所以在自我评价部分哪怕就写了2个字“真棒”,”很好“,”厉害“,只要没有中断,就算是一种成功。

好吧,老实讲这本书当初乐爸爸我买来就看过,而且认真的看过,划了线,只是没有再复盘,没有写笔记,忘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现在表示真诚的悔过。

本章教了我们活用笔忆的方法,就是保持输出,这使我想起了《费曼学习 法》这本书,有空一定要写一写笔记,同时保持定期定时的复习笔记,方便检索的一些方法等等,对于一元化笔记来说,却实有一些窍门需要实际练习,这方面做得太太太少了。

啰嗦太久了,上大纲了。

  • 学以致用的读书体验
    • 写读书笔记的五个步骤中,最后一步就是“活用”。
    • 做笔记的最后一步要做的就是把这次读书体验利用起来,将其转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 首先我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
      • “吸取精华”意味着原封不动地吸取书上的知识,
      • 而“读书体验”具体如下:
        • “书上写的这些,我是这么理解的……”
        • “以此为契机,我想到了这样一件事……”
    • 只有在读完书后对书中内容做出反应,进行主动思考,才能真正掌握这本书的内容。
    • 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 在读书笔记这一产物中再生产出原创文章,就像把一把刀磨得更加锋利。
    • 在撰写和参考笔记的过程中,我们持有的信息会随之更新,同时也会不断发酵。
    • 如果更进一步写出书评,甚至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 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
    • 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可算是最常见的思想输出。
    • 哪怕是你自认为非常了解的事情,一旦需要向别人说明或写下来,还是会出现很多模糊不清的内容。
    • 知道自己要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我们才会去调查那些我们从未在意过的出处、资料,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
    • 即使掌握再多信息,如果不去积极输出,也无法形成知识体系。
    • 人并不是因为无所不知而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了新的高度,成为某一领域内的专家。
    • 写读书笔记时遇到的“应该摘抄哪段文章”“应该如何评论这点”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思想输出的第一步了。
  • 在固定场景中重读笔记
    • 为了更好地消化书中内容,我们需要重读读书笔记。
    • 每重读一次,每增添一条评论,都是加深理解、开放新视野的好机会。
    • 怎样重复阅读才让人更容易坚持呢?
      • 首先,在自己的生活圈里选择一个“重读笔记时间”
  • 养成重读的习惯
    • 把重读时间也安排好。
      • 具体做法是量化重读频率,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三天一次。
      • 把重读计划写在日历或笔记本里,可以提醒自己。
    • 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要多思考怎样写能更方便日后的阅读
    • 在制作“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时,如果选择喜欢的钢笔和墨水认真书写,那么再打开笔记的时候心情一定会很舒畅。正是这些细微之处决定了重读笔记本时的情绪
  • 在重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 浪费时间不算什么,但请不要浪费人生。
    • 如果你想在多读几遍书后就有个人发现,恐怕是很难的,因为并不是说工作或办事的时候顺便看一眼书就能有效读书。
    • 但读书笔记不一样,只要有一点空闲就可以简单地重读一遍,带来新的发现。
      • 想要简单回顾时——重读读书笔记
      • 想回忆起更多时——参考书中的重点段落
      • 想从头开始看起时——重读原书
    • 在首次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就要注意不只要享受其中的内容, 还要为了重读而认真地做好笔记。
    • 你可以重读一遍读书笔记,也可以索性重新写一遍读书笔记,这些都是你独创的本书专属阅读法。
  • 过去的读书体验在读书生活中的运用
    • 读书的时候,“事先扫平障碍”是道重要的工序。
      • 先从简单易懂的部分开始读起,能帮助理解较难的内容。
      • 比如看完一本书的前半部分以后就写一部分笔记,写好了再去读剩下的部分,
      • 会比只是从头到尾读一遍理解得更深刻。
      • 如果觉得很难做到,可以逐章、逐项地写读书笔记,一点一点地进行。
      • 初次读一本书时,如果以前读过这位作者写的其他书,也可以拿出当时的笔记重读一遍。
  • 在博客上写书评
    • 如果把读书过程比喻成做菜,
      • 那么第二章的“购书清单”就是购买食材,
      • 第三章的“写读书笔记”就是洗菜切菜,
      • 接下来要说明的“通过读书笔记进行思想输出”就是开火炒菜了。
    • 好的读书笔记就像认真洗好切好的蔬菜和鲜肉一样,可以随时拿出来根据需要进行输出。
      • 如果你按照之前的方法做好了读书笔记,那么现在就可以把那本书放到一边了。
      • 因为这一步只需要一边参考写好的读书笔记,一边将输入脑中的学问输出
    • 如果事先做好读书笔记,在博客上写书评时自然会有很多话可说。
      •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之所以要把摘抄和评论明确区分开,也是为了加强这种意识。
      • 如果不加上两种符号区分开,写书评的时候恐怕就分不出是摘抄还是评论了。
  • 做好笔记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 对摘抄和评论进行明确区别,还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 我们在书评里也需要把间接和直接引语区分开。
    • 现代社会对写文章的要求很高。为了让更多的人愿意读自己的文章,作者更需要积累一些写作技巧。
    • 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原原本本地写在博客里,是最轻松的做法。
  • 读书笔记是一剂解忧药
  • 我目前在网上做了一系列书评连载,名叫“只用三本书提高工作能力!商务书籍大比拼”。
  • 连载的主题是读三本相同主题的书,以此解决商务人士的烦恼,如沟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
    • 从A、B、C三本书中找出有用的部分以后,用C书来解决A书与B书相对立的部分产生的问题,
    • 再以A书的眼光来观察B书和C书中的事例,每次的情况都不一样,但也都大同小异。
    • 总而言之,就是让A、B、C三本书互相争论,最后由我自己来做评判。
  • 我在写连载时,会把自己当作因为某个主题而烦恼的人,每读完一本书、了解过一个观点后都会先做好读书笔记
  • 再在此基础上思考我该如何展开文章、发表怎样的观点。
  • 创意源自既有信息重组
    • 读书笔记在头脑风暴时也能派上用场。
    •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如是说。
    • 不管有多少信息,如果不重新组合碰撞,是不会产生创意的。
    • 一个创意好不好,关键在于如何安排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 信息看起来五花八门,把它们联系起来却并非难事。
    • 话虽如此,如果没有具体事例,恐怕谁也无法马上明白该怎么做。
    • 为了激发创意,可以找出过去的读书笔记重读一遍,
    • 或是浏览自己的书架盘点、比较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这些途径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 如果你想以此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可以拿出过去的读书笔记,试试下面这个方法。
      • 首先,重读一遍读书笔记。
      • 通过重新阅读笔记,我更能理解当时提出这种问题的自己了。
      • 如果事先做好了读书笔记,当时的所读所想就可以直接打包好留在笔记本里。
      • 需要创意的时候,只要再读一遍读书笔记,就可以直接把笔记拿来作为创意素材灵活运用。
    • 读书笔记不仅能为写文章提供创意,还可以为新型企业的工作增添助力。
  • 怎样迅速找到目标内容
    • 该怎样从过去的读书笔记中找到特定的某一页,更好地利用读书笔记呢?
      • 实现前面讲过的笔记本一元化之后,只要简单地翻一遍读书笔记,多少能找到些信息。
    • 但如果积攒了很多本读书笔记,在寻找某本时恐怕很难马上想起。
      • 这个时候,你需要通过添加便利贴或纸胶带来做个标记,这样就能马上找到需要的内容了。
    • 我推荐给参考过的部分贴上便利贴,这是最简单的方法,请一定试试。
  • 在笔记本外面做好标记
    • 为了更容易找到想看的读书笔记,还可以在笔记本上做记号,来表示某书的读书笔记就在这里
  • 制作检索用标签
    • 如果一本笔记本中有若干本书的读书笔记,可以在写完笔记后在扉页上添加一个目录,方便马上找到想找的那一页。
  • 签比便利贴更不容易剥离,更值得信任。贴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几毫米,这样更便于直接翻到目标页。可以在扉页对应的位置写上书名或资料涉及的领域。
  • 如果积累的读书笔记不满10本,用上面介绍的方法查找就足够了。
  • 将检索数字化
    • 使用电脑制作读书笔记的索引资料。
      • 使用电脑的话,即使资料里有一万个书名,只要点击查找“书名中有‘金融’一词的书”,就可以马上找到。
  • 这个技巧再加上前面介绍的便利贴、纸胶带等记号,就算再过几十年也能让你轻松找到想要参考的内容。
    • 将很久以前的思考与现在的思考相比较,可以在两者的差别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为思想输出提供参考。
    • 几十年的分离,反而会加深人与书之间的沟通。
  • 杜绝“想不起来”的情况
    • 用索引把读书笔记存进数据库,会让检索变得更简单。
    • 想不起书中内容的时候,这份索引会发挥意想不到的威力。
      • ① 检索读书笔记种类
      • ② 检索书名
        • 索引→读书笔记→书籍
      • ③ 检索作者名
      • ④ 设置关键词
  • 让“书读百遍”不再只是口号
    • 过去的读书法经常会强调“读书要多看多重复”。
      • 确实,要想加深理解,只能多读几遍。
      • 有句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重读是加深理解的必要方法。
    • 参考读书笔记,也是一项以笔记内容为线索进行回忆的过程。
      • 只要认真阅读笔记,就能在重读时回想起目标书籍里的大部分内容。
      • 这样看来,根据需要进行重读才是最现实的做法。
    • 书的价值是通过时间体现的。
      • 有些书只有在读完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让人源源不断地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 有感兴趣的问题时不要无动于衷,应该马上查找、翻阅笔记。

思维导图看全貌,记得单击放大或者是在新标签页中打开。


第四章 通过重读笔记提高自我

总结

学以致用,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惘,学习的目的是改变,改变的第一步是输出,输出之后是实践,找到方法后刻意练习,这样都不能改变自我,没天理,呵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