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第3章 为什么学生能记住电视里的所有细节, 却记不住我们告诉他的任何知识?笔记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第3章 为什么学生能记住电视里的所有细节, 却记不住我们告诉他的任何知识?笔记

这一章是讲如何让学生增强记忆力的。我们一般记忆,是反复反复再反复,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还有一种,就是经过思考的事情或物品容易记住,或者是引起巨大情绪变化的事情容易记住。本章作者给我们介绍不少增强记忆的方法,比如故事法,首字母记忆法,地址记忆法等等。值得好好钻研一下。

  • 问:记忆是神秘的。
    • 你可能记不清十五秒前发生的事,比如你站在厨房却忘了原本要来拿什么,
    • 而其他不重要的记忆(如广告)却一辈子记得。
    • 是什么让有些事忘不了,又是哪些事容易忘却?
  • 答:每时每刻都有太多的事情发生,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存储经历的每一件事情。
    • 那么记忆系统该存储哪些呢?
    • 你的记忆系统是这样估量的:
    • 如果你仔细地思考过一件事情,你就有可能再度想起它,
    • 所以它应该被存储。
    • 因此你的记忆不是你想要记住或你尝试记住的事情,
    • 而是你所思考的事情。
  • 这一章的认知学原理是:
    •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 要想教得好,
      • 你需要认真考虑你的作业实际上会让学生想到什么(而不是你希望他们想到什么),
      • 因为那是他们会记住的事情。
  • 记忆的重要性
    • 如下面的一个稍复杂些的大脑示意图所示,遗忘有四种可能性。
    • 事情必须先进入工作记忆才有机会进入长期记忆。
      • 这为“不集中注意力就学不会”这一常见现象给出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解释。
      • 你如果在想其他事情,自然记不得研讨会的内容。
  • 信息不仅可以从环境进入工作记忆,还可以从长期记忆进人工作记忆,
    •  这就是我所说的回忆过程,由箭头标出。
    • 所以遗忘的另ー个可能性是不能从长期记忆中找回记忆
    • 第三种可能性是长期记忆中的信息不复存在ーー它被忘却了
      • 大脑像摄像机一样,事无巨细地记录发生在你身上的所有事情的所有细节,
        • 但大部分你都无法找回,也就是说忘记其实是无法取得。
        • 按照 这个理论,如果给你一个正确的提示,
        • 任何记忆都是可以恢复的。
  • 催眠不能帮助记忆
    • 另一个方面,例如山茶花香这样的正确提示能够召回失去的记忆,虽很难用实验证明,
      • 但是大多数研究记忆的学者认为这样的记忆恢复是可能的。
    • 第四种可能性是,有些时候你花了精力,事物在工作记忆里停留了一会儿,却总不能进入长期记忆。
  • 理解图3和图4的差异,研究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
    • 我们都知道学生不付出注意力就不能学到知识。
    • 更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关注 了,有些时候能学到知识,而有些时候不能?除了注意力还需要什么?
      • 一个合理的猜测是,我们能记住带来情感反应的事情。
      • 你是不是更有可能记住非常开心的时刻,比如一个婚礼,
      • 或者非常伤心的事情
      • 事实上让人们说出他们最深刻的记忆,他们往往会提到和情感有关的事件,
      • 比如第一次约会或者生日聚会
  • 事实上让人们说出他们最深刻的记忆,他们往往会提到和情感有关的事件
    • 情感对记忆的影响的确存在,研究者甚至发现了一些生化方面的原因,
    • 但是情感需要足够强,才能对记忆有影响。
    • 所以“只有包含情感的事情才能进人长期记忆”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正确。
    • 更准确的说法是:含有情感的事情可以记得更好,但是情感对学习不是必要条件。
  • 重复是另一个显见的助学因素。
    • 但不是所有的重复都可以,有可能内容重复无数次,却还是记不住。
  • 大多数人还是不大分得清一美分硬币的细节
    • 只有重复是不够的,而且只有想记住的愿望也是不够的。
    • 判断单词的感情色彩使你想到这个单词的意义和有类似意义的其 他词汇。
  • 你想什么就会记住什么。
    •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 它一经说明就非常明显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建立记忆系统的方法。既然不能存储所有东西,那如何取舍呢?
    • 大脑是这样想的:如果你不经常思考一件事情,
      • 你可能不会需要再想它,所以可以丢弃;
      • 如果你真的在想一件事,以后你可能还会从同一个角度思考它。
      • 如果我看到学生时关注了他的长相,
      • 那么他的长相可能就是我想要知道的,也是我以后会想起的。
    • 我们还有几个附加条件要说。
      • 首先,我们通常希望学生 记住事物的意义。
      • 虽然有时候事物的外观很重要,比如万神庙的美丽外形 或者贝宁的形状,
      •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希望学生思考意义。
      • 学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95%的事物都和意义有关,
      • 而不是事物的外观或者声音。
      • 所以,教师的目标永远应该是让学生思考意义。
    • 让我总结一下,
      • 要想学到知识(也就是进入长期记忆),
      • 它必须在工作记忆中稍作停留一一学生必须注意到它。
      • 此外,学生思考的方式彻底决定了长期记忆的内容。
  • 好教师的共性
    • 教学方式是会被学生注意到的,但这只是使教师教学见效的因素之一。
    • 条目最终都归结到两个问题上:
      • 该教授看上去是不是和善?
      • 教学是不是有条理?
  • 和学生间情感上的联系——不管是好是坏一-对学生的学习质量都有影响
    • 一个人品不好的教师,即使上课再有条理也不会受四年级学生的欢迎
    • 同样一个会说故事的教师如果上课没有条理也不会太受欢迎。
    •  好教师要两个条件都具备,他们可以和学生建立感情上的联系,也能够使内容有趣易懂。
    • 笑话、故事和温柔的态度都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 可是我们怎么确保他们在思考意义呢?
    • 这就要说到好教师的第二个特征——
    • 使教案中的要点环环相扣,让学生能够理解从而记住。
  • 故事的效用
    • 人类的大脑似乎偏爱故事,
    • 以至于心理学家有时认为故事有“心理学优势”,
    • 意思是故事和其他类型的内容在记忆系统里是区别对待的。
    • 将教案写得像故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 大多数故事包括了四个原则,它们经常被称为“4C原则”。
      • “4C原则”一一因果关系、冲突、多样性和角色。
      • 第一个C是因果关系(causality),表示事件发生是有前因后果的。
        • 如“我看见简;我离开了 ”是纯粹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事件,
        • 但如果是“我看见简,我那绝情的旧情人;
        • 我离幵了”,这就是一个因果关系事件。
      • 第二个C是冲突(conflict),
        • 一个故事的主角想要完成某个目标,但他不能达到那个目标。
          • 《星球大战》中的主角卢克•天行者的目标是将被偷的设计图送至目的地,
          • 从而摧毁死星。目标和阻碍目标的力量形成了冲突。
          • 如果卢克的对手——达斯•维达一”不堪一击,这部电影就没什么看头了。
          • 任何故事里主人公都会竭尽全力、排除万难以达到目标。
      • 第三个C是多样性(complications)。
        • 如果卢克整整九十分钟都在为了送设计图一路穷追猛打,这部电影就很单调。
        • 多样性是主要目标的枝杈。所以如果卢克想送达设计图,他必须先离开塔图因星球,
        • 但他没有工具离开,这就导致他遇到了汉•索罗,
        • 另一个主角,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离幵了塔图因。
      • 最后一个C是角色(character)。
        • 一个好的故事是围绕强大、有趣的角色展开的,表现个性的关键是动作。
        • 会讲故事的人会通过动作描绘角色。
        • 如在《星球大战》中,
        • 观众第一次看到莉亚公主时她在扫射突击队,
        • 她那骁勇善战的形象已不言自明。
    • 采用故事的形式常常可以带来几点益处。
      • 首先, 故事建立在众人皆知的结构上,从而容易理解角色采取的行动。
        • 故事建立在众人皆知的结构上,从而容易理解角色采取的行动。
      • 其次,故事是有趣的。
        • 研究阅读的学者做过这样的实验:人们阅读很多的材料,再对它们的有趣程度进行评级。
        • 故事总是比其他种类 (比如说明文)得分高,即使它们表达的是同样的内容。
      • 第三,故事容易记忆。
        • 这里至少有两个原因。因为理解故事需要很多中等难度的推论,
        • 你在阅读时肯定会思考故事的意义。
        • 正如这一章早前所说的,思考它的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
        • 因为这一般就是你想记住的东西。
        • 因果结构也能帮助你记忆整个故事。
        • 如果你记得一部分情节,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很可能是由它引起的。
  • 故事结构的实际应用
    • 利用“4C原则”一一因果关系、冲突、多样性和角色,将你的教案结构设计得像故事一样,
    • 这不代表你在课堂上要一直说话,
    • 小组活动或者其他方法也可以使用。
    • 故事结构应当用在你希望学生思考的内容上,
    • 而不是你教授内容的方法上。
  • 一个人有很多方法成为好教师。
    • 我不是要求每位教师 都用故事结构规划他的教案,这只是我们确保学生思考的方式之一。
    • 要求每个教师都能让学生思考内容的意义
  • 无意义的情况
    • 如何让学生记住事情?
    • 认知科学给出的答案很简单:让他们思考它的意义。
    • 上一节我建议使用故事结构让学生思考。
    • 有些时候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是没有意义的。
    • 有些内容就是没有意义的,这在学习新领域的知识时尤其普遍。
    • 记住无意义的内容通常被称为机械记忆。
    • 有一系列对付无意义内容的记忆小窍门,这些通常被叫做助记术。
  • 我不大推荐字钩法和位置记忆法,因为它们适用范围较窄。
    • 而且一旦建立两组词语的联系,要建立和另一组的联系就比较困难。
    • 其他几种方法就比较灵活,学生可以针对每样事情创造独特的助记法。
    • 将要记的知识用音乐唱出来也可以。
      • 我们大多是唱着字母歌学会字母表的,
      • 我还见过把美国州府名串起来用《共和国战歌》唱。
      • 音乐和旋律让单词容易记得多,
      • 歌曲本身也不需要非常朗朗上口。
    • 现在小结一下。
      • 同意背景知识重要之后,我们必须仔细动脑筋使学生获得这些背景知识——就是学习的机制。
        • 学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有一个因素影响最大:学生能记住他们所思考的。
        • 这个原则强调了让学生在正确的时间思考正确的内容的重要性。
        • 我们常常希望学生理解事情的意义,这是写教案的目的。
      • 我们如何确保学生在思考意义呢?
        • 我建议借用故事的结构,因为故事有意思,易懂易记。
        • 但如果内容没有意义,我们可以使用助记术。
  • 对课堂的启示
    • 思考意义对记忆有帮助。教师怎样确保学生在课堂思考意义呢?这里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 从学生会思考什么的角度重新审视教案
      • 这句话也许是认知心理学家给教师提供的最广泛、最有用的建议。
      • 教学最重要的事情是放学后学生还能记得什么,
      • 他们当时思考的和之后的记忆有直接的关系。
    • 慎用强夺注意力
      • 教师或多或少都曾以强夺注意力作为开场。
      • 如果你一开始就让学生感 兴趣,他们应该想知道背后的故事。
      • 但是强夺注意力不总是有效。
    • 慎用探索性学习
      • 进行探索性学习时,学生通过探究、讨论、设计实验和其他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
      •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
      •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教师是资源而不是指挥者。
      • 探索性学习有很多优点,尤其是在学生的关注程度方面。
      • 如果学生得以选择他们想研究的方向,他们会更用心、更努力地学习。
      • 环境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帮助记忆。
    • 让作业带着学生思考
      • 如果一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思考一些内容的意义,
      • 那么最好能让他们不得不思考。
      • 人们对自己的记忆系统的无知程度时常让我感到惊奇。
      • 但是如果你给他们一个简单的任务,其间他们必须思考意义,
      • 例如就他们喜欢每个词的程度打分,他们就能记住那些词。
    • 大胆使用助记术
      • 很多教师对助记术不以为然,他们脑海中会浮现19世纪学生唱出州首府名的画面。
      • 如果一个教师在上课时只用助记术,
      • 他们的怀疑也许还有些道理,但我认为教师不应该丢弃这一方法。
      • 什么时候让学生记住无意义的事情合适呢?
        • 偶尔地,当对于有些内容学生尽管还不懂,
        • 但必须先记住以便日后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使用助记法。
        • 常见的例子包括在会阅读之前学习字母发音以及学习母语和外语的词汇。
    • 围绕冲突备课
      • 如果你仔细寻找,你会发现几乎每个教案里都有冲突。
      • 换句话说,我们希望学生知道的内容是一个问题的答案,
      • 而问题就是那个冲突。
      • 冲突非常清晰的优点在于它使话题自然前进。
  • 上一章我曾说过学生必须拥有背景知识才能进行批判性思考。
  • 这一章 我讨论了记忆的机制,
    • 希望通过理解它来提高学生学习背景知识的可能性,
    •  这主要通过思考意义来实现。
    • 学生不理解意义的时候该怎么办?
    • 下一章我 会讨论为什么学生难以理解复杂的内容,以及教师可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