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阅读》第30章 以简单的方法阅读复杂的文章 笔记

《如何高效阅读》第30章 以简单的方法阅读复杂的文章 笔记

虽然本章的标题是说以简单的方法,但决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实现跳跃性的阅读进而理解复杂的文章,学习本来就没有飞跃,需要你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来。本章的谆谆教导就是要慢慢来,对于复杂的文章,要具备足够多的背景知识,如果没有就先去补一补。然后反复的阅读->回忆->提取,以便达到自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本章包含练习:练习42

以简单的方法阅读复杂的文章

  • 复杂的文章指的是阅读思考后也不确定是否理解了的文章。
    • 如果你经常阅读比较复杂的书籍或文章,就可能想通过学习本课程在阅读理解上有所突破。
    • 本章的技巧对于标准化测验也非常有价值,标准化测验指的是在读完后回答问题。
    • 如果这对你有价值的话,往下进行吧。
  • 如果你经常阅读比较复杂的书籍或文章,就可能想通过学习本课程在阅读理解上有所突破。
    • 本章的技巧对于标准化测验也非常有价值,标准化测验指的是在读完后回答问题。
    • 如果这对你有价值的话,往下进行吧。
  • 阅读某一新领域的材料
    • 由于你对某一新领域的背景信息知之甚少,没接触过该领域相关的概念,
    • 处理这方面复杂材料的唯一方法就是阅读尽可能多的相关领域的内容。
    • 你需要花大量时间了解新的概念,你的大脑需要时间来回忆。
      • 因此,要规划尽可能长的学习周期,分成若干小的学习段(约1小时)。
      • 如果被迫在短时间内吸收新的概念,
      • 你可以学习1~2个小时,然后小憩半个小时,
      • 给大脑留点时间进行回忆并为阅读更多的新材料做好准备,
      • 然后学习1个小时左右,再小憩半个小时。
    • 同样重要的是,你在接触新领域新概念时,要珍惜循序渐进式学习的价值。
      • 要特别注意把材料分成几个不同部分,然后预习/回忆,阅读/回忆,但阅读的目的不要太大。
      • 学习是一个构建的过程。
      • 缺少相关的背景知识时,知识才能系统地构建,并且效率最高。
      • 一次了解一点,逐步增加。
      • 想一次解决所有问题简直愚蠢至极。
  • 阅读抽象的材料时
    • 阅读抽象的材料时,必须应用学过的信号词与抽象等级才能理解,
    • 这意味着要分析阅读材料。最初似乎会有难度,
    • 并减慢你的速度,但通过练习你就能很熟练地进行。
    • 熟练的读者能够以每分钟1000个单词左右的量处理非常有难度的材料,
    • 但刚开始时不要想着以超过400个单词每分钟的量进行任何分析阅读。
    • 阅读时,你必须要学会的是认识句子之间的关系,这跟在第13章学到的一样简单。
      • 要问问自己句子中什么内容同前面相邻句子有关联,或者这个句子是否指涉段落的第一句话(中心句)?
      • 换句话说,看看作者写作中使用的从上(抽象)到下(具体且简单)的转变。
      • 你还须培养对过渡词的认识,过渡词能把不同观点相关联,并揭示材料的结构与组织方式。
      • 理解了文章的组织结构,通常就能阅读并理解材料,这还有助于你的记忆。
  • 成功不总是意味着100%
    • 我倒是希望能让每个学生都成功,但事实真不是这样。
    • 我看到或听到过有些学生阅读时依赖视觉多一些,有些依靠听觉多一些,其余的在两者之间。
    • 依赖视觉来阅读的人学习这些技巧非常容易,而两者之间的会遇到一些困难,
    • 而依靠听觉多一些的人会遇到更多麻烦。
    • 即便是你怀疑自己属于后者,也大可不必绝望。
    • 如果能坚持不懈,你也能学会非常想学的东西。
    • 即便是你已经习惯了听到单词的声音,不想改掉这一习惯,
    • 通过使用手动方法、应用确定阅读目的这一智能的阅读技巧,仍然能提高阅读速度,
    • 这很容易就能节省你50%的阅读时间。
    • 整合上面的两个数字,你很快就能在相同时间内阅读两倍的量。
  • 你的阅读速度有多快
    • 你现在已经很清楚自己的阅读速度了。
      • 阅读的快慢取决于诸多因素。
      • 假如你不按常规顺序每分钟阅读超过1000个单词,那就必须能快速地思考阅读的材料,
      • 很明显不能以这样的速度处理新的概念与分析文章。
      • 但正如我所说,通过练习,你将能以每分钟600~1200个单词的速度阅读该类有难度的材料。
      • 对于这一类型材料而言,这样的速度已经很快了。
    • 必须练习该类型材料的阅读。
      • 阅读有难度的材料,运用你学到的知识。
      • 阅读遇到困难时,必须改变方法,降格到分析式阅读。
      • 这通常意味着使用画下划线法阅读大部分材料。
      • 遇到简单的例子时,不要犹豫,马上使用更快速的手动方法。
  • 练习42
    • 材料:纸张
    • 计时器
      • 准备好一张纸盖住练习中每一步的“讨论”部分。
        • 1.给计时器设定一分钟时间,阅读本章结尾标题为“符号化过程”的整篇文章。
        • 2.快速阅读第一段(1~7行),找出文章的主旨大意。花尽可能多的时间,但要一次性读完。
    • 讨论
      • 假如你注意到标题的话(你应该关注,因为非小说文章中所有内容都应该赋予标题意义)。
      • 你可能已经发现第一段讲的是符号之争,可以用不同方式来表达。
        • 3.再读第一段,要特别关注第二句话,找出第二句话同第一句话的关系。
    • 讨论
      • 第二句话的抽象程度下降了,因而变得容易了,对第一句话进行了解释。
        • 如果你没发现这一点,返回去重新阅读。
        • 重要的是要知道,文章的第一部分或第一段往往是最抽象、最难理解的部分。
        • 然后句子变得更具体,更容易理解。
        • 段落都倾向于采用该模式。
      • 文章中读不懂的往往是第一部分。
        • 有些读者就此认为其他部分自己也理解不了,因此就不再关注后面的内容,并停止阅读。
        • 聪明的读者都知道第一部分往往很难,
        • 而后面的部分能用简单语言对复杂的部分进行解释,因此会认真阅读后面的内容。
        • 4.下一步,阅读第二段前两句话,从第8行到第11行,看看第二句话在抽象程度上跟第一句话有何关联。
    • 讨论
      • 第二句话提供了实例,变得更具体更简单,有助于理解较难的第一句。
      • 概括程度降级为2级。
        • 5.阅读第二段的第三句话,从第11行到第13行。注意信号词,信号词后面是什么内容?
    • 讨论
      • 信号词“例如”确认了要举的两个符号“X与Y”的例子,非常容易理解。
      • 由于澄清了前面一句,这句话进一步降级到3级。
        • 6.阅读下一句,即第4句话,从第14行到第16行,找出概括的程度。
          • 如何同前面的句子相关联?
    • 讨论
      • 该句提供了具体的例子,很容易理解。概括程度进一步降低到4级。
      •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当你读到具体的容易理解的例子时,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 聪明的读者在需要思考时会放慢速度,而读到容易认知的对象时会加快速度。
        • 7.阅读下一句,即第5句,第17到第18行,尝试记住该句的概括程度是升还是降。
    • 讨论
      • 该句变得更复杂,表示概括程度有所上升。
      • 这句话通过举例说出更多关于人类该如何的信息,同第一句第8行到第9行相关联,因此其等级返回到2级。
        • 8.阅读下一句,即第6句,第18行到第19行。看看该句是否帮助澄清了上一句。
    • 讨论
      • 对上一句有所澄清。概括程度为3级,谈了更多关于符号的内容。
        • 9.阅读下一句,即第7句,第19行到第22行,看看是否提供了解释。注意信号词。
    • 讨论
      • 信号词“例如”告诉我们要举例了,并且确实提供了例子。
      • 因此,概括程度降了一级,更容易理解。
        • 10.阅读下一句,即第8句,第22行到第23行,看看这句话。
    • 讨论
      • 信号词“然后”透露给我们将有更多的例子出现。
        • 11.最后,阅读最后一句,第9句,第23行到第25行。这些句子讲什么?
          • 这句话更概括,等级上升到2或1。这句话大体上属于总结句。
          • 至于总结句属于1级还是2级总有争论。
          • 不管答案如何,这些都无足轻重。但有必要知道,概括程度升高了,内容更加抽象。
          • 你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材料的解释,因此这也不难理解。
        • 12.移动到下一段,阅读第一句。你预计这段会讲什么?
    • 讨论
      • 很明显,你预计会有一些实例。
        • 13.阅读其他段落,找出作者是否履行了提供实例的承诺。
    • 讨论
      • 一般情况下是这样。在这一点上,你应该跟随文章的争辩,
      • 原因是你已经从抽象的复杂的开头阅读到了简单的部分,能理解材料。
        • 14.尝试完成整篇阅读,边读边分析,注意作者概括程度的变化以及信号词如何关联信息。
        • 15.最后,返回到开头部分,重读第一段。
    • 讨论
      • 由于你已经通读并理解了材料的其他部分,现在第一段变得很容易理解。
      • 注意开头与结尾段落分别是简介与总结,提供了材料的主旨/论点,但理解有难度,
      • 这篇文章没有提供有关该观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