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式开发》PART 13 闪电式时代的扩张策略 笔记

《闪电式开发》PART 13 闪电式时代的扩张策略 笔记

如何创业,如何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红海市中快速抢占一席之地,我们先要忘记自己的工程师思维,发掘出细分市场,然后努力前进。Xdite认为就是要站在风口上:“创业必须在风口,切忌平地起高楼”。要能够迅速增长。我认为题目要有一个时代背景,就是:“风口投机”。这个“风口投机”,并不是大家想像的贬意词。但做出一个高成长产品,的确跟“投机”有很大的关系。

创业就是要细分垅断

  • 这本书的观点在于认为“互联网创业”谈的就是“垅断”。
  • 为什么要追求垅断呢?
    • 第一,垅断者可以拿到市场上所有的份额
    • 第二,追求垅断心态,可以把创业者自身逼到极限
    • 第三,从小市场先垅断,非常容易开局
  • 创业投的就是“机”
    • 那么,创业者要如何开局呢?
      • 李开复认为多数创业者本身都有一个很严重的“谦虚”病,那就是觉得自己在干的事,是“投机”的,因为“投机”,社会观感不好,就畏手畏脚的。
      • 这反而是错的。
      • 要知道创业就是要投“机”,就是在时间视窗中,找到一闪即逝的“社会需求变化”。
      • 所以投“机”,并没有什么不对的。你反而要时时记得这一点。“机不可失”。
  • 找“只差最后一里路”的题目
    • 然而,这个世界是高度叠代的,社会上有很多“需求变化”。
    • 怎么知道什么题目是适合创业的?一个特征就是“这件事只差最后一哩路”。
    • 你有一个对社会的痛点解法,很好。
    • 但是如果你要花太多资源去教育市场,那么这也许就不是你该选择的方向。
    • 别搞错,微信的确推广普及了二维码,但微信有资本有团队。
    • 一般创业团队没有那么多资源,所以你只能挑“只差最后一理路”的题目去做。
  • 如何开局:找自己擅长且可以察觉市场变化的题目
    • 再来,要能够抓到这个“社会需求变化”的局,创业者需要三点特质:
      • 你必须要对这件事情熟练
      • 你能察觉到市场上变化
      • 强大的执行力
    • 许多创业书,不断的反复提,创业不要作“自己不熟”的领域。
    • 因为你不熟,你就会耗掉很多时间,你就无法察觉到市场上的变化。
    • 而且在这个市场上,即便你占了先机,也会被其他更强大的公司灭掉。
  • 最终目的是 1→N
    • 要从细分市场开局,甚至垅断。
      • 实际上是为了打造能够运作这个市场的团队与模式。在时机成熟时,一口气放射到下一个链接市场去。
    • 当然,有人听到细分市场。就会觉得,好,细分市场我也找得到,
    • 我也钻进去。但下面就紧跟来一个误区,你的细分市场有没有“下一级的链接市场”。
      • 有时候你可能垅断了一个细分市场,但这个细分市场没有下一级市场。所以你的垅断之路也到这里停了。
      • 不过也不必感到沮丧。毕竟有 99% 的细分市场,是没有下一级的链接市场的。所以你要记得`:
    • 创业是得先从 0->1 开局,但你真正瞄准的是后面 1-99 的那个世界。
  • 垅断市场的产品哪里找?
    • 下一个主题就是。那么垅断产品的市场要从哪里找呢?书中建议可以瞄准以下特征的市场:
      • 这个问题很大(在社会上很多人被影响)
      • 市场上的需求没被满足,供给根本根不上
      • 原先做这件事情的成本很高
    • 这就是所谓的风口,一旦你做出这类市场的产品,就有可能得到高成长。

风口是何其重要,不过在风口之前,你必须有过坚实的耕耘基础,所以不打无准备之战,同时又要有深厚敏锐的洞察力和执行力,这才是屹立于风口不倒的基础,否则,就算站在风口,说不定一阵风就吹没有影了,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直接奔着“风口上的战争”而去的

  • 但是在那个“压力极大”的风口之上,谁能抢先盖出来,并以正确的方式高速迭代,就变成了生死存亡的关键。
  • 这才是“闪电式开发”这套方法的千金可贵之处。
  • 如果少了“风口上”的压力,或者是当初选择创业的方向,是一个没有强劲压力点的市场。
  • 那么也许用这套方法,可以做出一个不错的产品,但未必有那么强劲的效果。
  • 去哪里找风口上的压力?
    • 我所指的风口上的压力是:
      • 这个社会一直在迭代,有些领域科技已经非常进步了,但是有的领域还是很落后,该被“重新发明”而还没被重新发明。
    • 有几个方向是可以去找的部分:
      • 什么领域值得用现今的科技重新发明一遍,可以好上十倍,透过网络效应,利润又会大上百倍?
      • 什么平台又是值得重新发明一遍的技术领域?(比如当时的 mobile 重新发明了 PC 上所有领域)
      • 什么领域值得“自动化”,从而可以挤出10倍的效率提升?
      • 什么领域的技术虽然已经很成熟了,但是跨界到新的领域,可以产生前所未有的100倍效率提升?

我们站在风口,打造风口产品,抛弃已经过时的策略,迎接新的挑战,才是初创公司要做的事情。

AARRR 已经过时,风口上有不同增长策略

  • 传统的增长理论(2013),提出了 AARRR 模型。AARRR 模型提出了一个产品的使用者周期:
    • Acquisition 获客
    • Activation 启动用户
    • Retention 用户留存
    • Referral 推荐计划
    • Revenue 增进营收
  • 强调增长的方向,应该是检视自己产品的 AARRR 线性漏斗,逐一检讨每一层的效率,达到增长的效果。
  • 但如今这套理论已经过时。硅谷与中国现在进展到下一个“闪电式扩张”的时代。而在这个时代当中,增长理论,则强调:“Distribution (分销策略)与 Loop(产品循环)”。
  • Peter Thiel有一句名言:““Poor distribution ―― not product ―― is the number one cause of failure.”(烂的分销体系才是失败头一号的原因,而非产品本身)”
  • 虽然福斯所知Dropbox有一套厉害的产品。但能够打下他们江山的是“分销策略”。
  • 闪电式时代如何增长
    • 那么这个时代要如何快速增长?
    • 第一个阶段当然是在风口打造产品,强攻上去。第二个阶段我认为在撑到高留存率后有两个重点:
      • 如何利用现有网络最大化你的分销:Airbnb 利用 Craigslist 的例子
      • 如何在这个网络上做到病毒传播:LinkedIn 利用使用者的 Outlook
    • 从而去创建起网络效应。
      • 网络效应的定义是,当任何使用者增加对其他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时,产品或服务都会受到积极的网络影响。意思就是当这东西越来越大,其他竞争者就越来越不可能取代你。

最后,当我们合上这本书时,我们要如何开局呢????

开局战略:极简、差异化、自增长

  • 《创业就是要细分垅断》一书里面还提到,垅断产品的特征是:极简,差异化,自增长。
  • 这三个特征,也贯穿了我们全书:
    • 极简:不写规格,而写 User Story,只专注在“解决有价值的事”
    • 差异化:利用 Landing Page 与 Customer Support 找出细分人群,利用 Onboarding UX 在细节上做出细微的差异化
    • 自增长:利用网络效应以及管道上搭建出病毒回路
  • 极简
    • 不写规格,而写 User Story,只专注在“解决有价值的事”
    • 使用者关注的,从头到尾只有:
      • 这个项目能不能完成我雇用这个服务的目标
      • 能不能让我短时间秒学会操作
    • 所以不需要其他多余的功能。
  • 差异化
    • 利用 Landing Page 与 Customer Support 找出细分人群,利用 Onboarding UX 在细节上做出细微的差异化。
    • 产品差异化,并不是特别想出什么异想天开的话,反而是深钻目标人群以及使用行为的最终结果。
    • 这个结果造成了网络效应以及很难撼动的护城河。
    • 产品差异化,并不是特别想出什么异想天开的话,反而是深钻目标人群以及使用行为的最终结果。
    • 这个结果造成了网络效应以及很难撼动的护城河。
    • Onboarding 本身的章节就高达万字,并且自我形成增长闭环。所以这里的差异化,是指细分目标族群的最终结果。
  • 自增长
    • 利用网络效应以及管道上搭建出病毒回路。
    • 产品并不是品质好就是终点。而是要有效扑在管道上。
    • 并且使用者的旅程经验,符合人类本能特性,造成一个一个的增长循环,达到病毒式增长的最终结果。

总结

这本书到这里就结束了,有太多让我醍醐灌顶的领悟,不过看完后又好像什么也没有看。为什么会是这种感觉呢?因为我还未曾经历过在风口创业的艰辛的过程,无法感同身受,另外,没有面临作者面临的一大摊子事情,所以无法理解太深刻。有备无患犹未不可,将来真的在风口上一不小心成了飞猪,也能展翅高飞,不容易直接落地给跌死。:)